第146章 深艷 (下)
關燈
小
中
大
兄弟會的金鑰匙可以用來做什麽?
請先來看一看這銹跡斑斑的軍牌上的字跡。告訴我, 上面寫著什麽?
Z.是名, Tse是姓, C是軍階, 1.6.40是任命日期。
然後是血型A型。
然後是UKMC.
你是否看到哪裏缺了一點信息?
本該填上U或B兩個字母以代表有關於一個人的信仰的地方, 那裏一片空白。
如果一名軍人賴以為生的信仰被剝離,正義被磨滅, 那麽他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麽?
我周圍這一群英國陸軍, 他們身材健碩,陽光樂觀,他們擁有“鋼鐵情人”與“螢火蟲”,有強大的皇家空軍為後備, 裝備精良卻不擅作戰;熱愛吃牛肉土豆,會在營地中玩撲克, 聽音樂, 富有生活情趣,會開敞篷車帶女兵在大獲全勝時外出兜風,將女士捧在手心,不像別國士兵,與女士相處幾乎從未出過什麽醜聞;總是充滿情趣與愛心, 會幫助法國農民犁地。
與皇家空軍與海軍不同的是,他們之中大多數出身平民,你會說他們耽於逸樂;如果不是因為戰爭,他們也許更適合做一名妻子的丈夫,做一名紳士, 而非一名戰士。
若非忠誠,否則誰願意來到戰場上?這就是他們的信仰。
不似我,我什麽都沒有。
我無國家無愛人無宗教信仰,不學無術,一事無成。軍牌終有一日銹蝕到分辨不出上面的姓氏,那麽我唯一僅有的便是那一把金色鎖匙。倘若有一日微不足道的謝擇益無聲無息死去,畢生價值一定敵不過這一點五盎司黃金。
在信仰問題上我只佩服一個人。謝鴻,我的父親,我與他的關系其實並不如外界所見那般不和睦,他的生活方式也並非如你所見那樣滑稽。
關於他的罪過,他外表看起來滿不在乎,私底下游走在清真寺,基督教與寺廟間尋求庇佑,所求的是讓安拉,耶穌與佛祖賜給他一名兒子或孫子。如果不是仰仗他在遠東的權勢與地位,這等行徑恐怕足以被虔誠信徒扔石子砸死。這是我以為他最有趣的特質。
那年十二月日軍登陸香港,駐紮遠東的十幾萬英軍被輕易擊潰,白人被投入集中營,大部分房舍中的財物在戰爭中被洗劫一空。他以失去財富為代價,在動亂之中成功乘船離開香港去往北美,從此更名改姓從頭做人,將他投機者的名聲畫上圓滿句號。
在一九六二年三藩市療養院,我出現在那裏時,他已於幾分鐘前閉上雙眼。醫生與看護對此似乎十分遺憾,他們告訴我,很多年前他便已不相信我仍舊還活在世上。
他是自然死去,沒有經歷任何疾病痛苦。我只知他畢生願望終究沒能實現,不知道他最後二十年活得快不快樂。
你來找我,一定是因為見到了這一張照片。
拍攝這張照片的米夏生於班加西城為數不多殷實家庭,十八時收獲了一臺英國產的羅盤Ⅱ作為生日禮物,也在那年四月的戰爭裏,失去了居所與兩名姐姐。
那年二月,隆美爾的先頭部隊也在黎波裏上岸,深入昔蘭尼加並攻占了班加西。我們全線撤退時引爆繳獲的四千噸意大利炸|藥。這座城深陷一片火海,第二裝甲師仍在三日之後於邁基利全軍覆沒。所有師長,甚至軍階在我之下的軍官均被俘虜。轟炸仍在繼續,我半個身體被壓在倒塌的墻體下。他們以為我必死無疑,而前方還有要塞,於是隆美爾放棄清掃戰場轉而向托布魯克挺進。
從廢墟中爬出來時這雙腿仍還有救。邁基利剛經過戰場與轟炸洗劫,早已成為空城。我在城裏尋找到一些食物與繃帶,準備向附近尋求援助。邁基利周圍是沙漠,最近一座村落距離這裏有數十公裏。我決定費上一些時間穿過沙漠。這是我活下去唯一能做的選擇。
這也許也是我命裏做過的最糟糕的決定。
我從納粹最引以為榮的隆美爾手裏僥幸活了下來,卻要以這一副殘軀將要面對的是沙哈拉的鬣狗、野犬與太攀蛇。
我找到安息之所,大量失血與饑餓已使我難以時刻保持警惕。夜裏聽到動靜醒來,對視上一雙綠色的眼睛。禿鷲在啃食我失去知覺的化膿雙腿,那雙腿仍還有救,可它活不了多久了。反抗已是徒勞,那一刻唯一值得我期待的是,它對我身體其餘致命部位的興趣暫時小於腿部的爛肉。
也在那一刻,我聽見汽車引擎聲,在幾十米的灌木外。我立刻迫使自己發出一些聲音。幸運的,汽車似乎停了下來,腳步聲踩著灌木靠近時。我看到那個班加西少年的目光從我的腿移到我的軍裝上時,眼神也從憐憫成為嫌惡。
我聽見他父親用阿拉伯語對他說:“給那該死的禿鷹一槍。”
他對他父親說:“它在吃的是毀掉班加西城的該死的英國兵。”
他父親說:“那麽給他一槍。”
米夏沒有開槍。
他回頭看了我一眼,那一刻按下手中的快門。
我知道自己此刻模樣。腐臭,骯臟,身體殘缺醜陋得令人惡寒。我不知道自己正對他鏡頭的眼神。也許我的求生欲使人同情,帶著一點對於此刻衣著與氣味都不太得體的愧疚,也許失血過多使我精神渙散,也許我已瀕死,所以瞳孔開始收縮。
他們在離開的一小時後返回將我背出沙漠。
我失去了雙腿,活了下來。
他無數次的描述著他那時返程的決定:“我在車上同父親描述你看著我的眼神。那時你臉頰凹陷,面容再無半點光澤。瞳孔開始收縮,你快不行了,你也知道這一點。死去未必比活下去更痛苦,你也知道。但那一刻你望向我的神情仍帶著對生的憧憬,你在向我乞求生存。”
也在那一年,遠東十幾萬英國陸軍被俘虜,香港被日軍占領,所有白人與英商均被投入集中營,或是被遣返,所有房屋皆被征用。
戰爭徹底打響。我已無處可去。
那一年我三十四歲。
支撐我活下去的意義究竟是什麽?
我也時常問及自己這個問題——我沒有信仰與國土,沒有人可供我愛與恨。我厭惡戰爭,亦並非一個合格的戰士,更無人可以效忠。
仿佛生命每一扇門與窗均被關上,黑暗中只好點亮一支蠟燭。它照亮我時,也將氧氣一點點奪去。
可是即便如此,我也想要見一見真正的光。
十四歲時,我仍舊蒙昧,無處安放的張狂與憤怒時常將人中傷。
三十四歲卻活得太過世故麻木,軀殼醜陋不堪,靈魂也已死去。
這也許已經是我最好的命運,卻沒有誕生在最好的時代。
假如我遇見你,應該是在我二十四歲時。我一定會在每天帶一朵花回來給你,將它養在活骨瓷碟中,並且倍加小心翼翼。
可我已經八十四歲,已經太晚。
我已經時日無多,我仍舊未等到你。
我曾隔著恒溫箱見到過一名早產兒,周身不足一名成年女士手掌大,小小手掌卻將她攥得死死,一眼便知,她將來必定能成長為一名鬥士。
我已時日無多,於是用餘生所有的力氣祝她健康長命。
瑪麗安第一次見到那張照片,是一九八|九年夏天,在邁爾薩-瑪特魯當地老人米夏家中見到那張照片。
那是張保存良好的黑白照片,看起來應該修覆過許多次。照片上,一名著了英軍軍裝的男子蟄伏在灌木叢裏,擡眼望向鏡頭。他臉上很臟,兩頰深陷,顯然遭受過嚴重的折磨,連黑色瞳孔都已開始收縮,卻不妨礙他的英俊。
尤其是那雙眼睛,瑪麗安不知該如何形容。非常漂亮的掩藏在眼窩的陰影裏,她能透過相紙,那雙眸子,看到他全部靈魂,他全部靈魂都在講述一個哀艷的故事。
瑪麗安找了這張相片的主人快三年,終於在中國南方市郊的一家醫院找到他。
這三年裏,她尋到過他另一張相片,在一份上海發行的舊報紙上。
照片上,他臉頰一側凸起,仿佛在嚼著一粒糖果,面無表情的正對鏡頭。他年紀看起來只有十四五歲,但是看到那一雙深艷眼睛時,瑪麗安幾乎立刻地,便將他認了出來。
報紙紙頁上這樣註視:“哈德門香煙上海拍攝廣告模特,無意竟拍到沙遜謝氏大少。哈德門老板及同行女演員親自上前搭話,他兀自吃糖不理眾人,半晌回頭問道:‘望夠未?’相機立刻抓拍下該場景。”
她以為他難以親近,於是觀察了他許多天。他十分喜歡坐在薔薇花叢後頭曬太陽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他衣著永遠熨帖幹凈,他時不時與過路人談笑風生,他極具教養氣質,非常體面。
她始終覺得他應該有個女伴,即便居住在生活節奏繁忙的鬧市裏,也時常會在晚餐以後去聽古典音樂,或者去一場真正夜場舞會;會著最典雅的西裝與晚禮服,將頭發打理得一絲不茍。
那是一種舉手投足裏散發的,深入骨髓的天性裏的自然優雅。所以即便失去雙腿,不得不以以輪椅代步,卻仍舊是一種會使當代都市俊男靚女為之汗顏的體面。
瑪麗安望向他時,始終覺得他絕頂孤單。
一月以後,她終於鼓起勇氣上前打招呼,沒想到是,他比他看起來友善並且好相處。
他慢慢地說了許多話,由瑪麗安一一記下。
她小心詢問是否可以將他兩張相片陳列在CIL學院圖書館的二戰紀念區域。
他略一點頭,表示請便。他似乎精神已經不太好,瑪麗安不再打擾,立刻離去。
瑪麗安乘飛機回到英國,開始著手整理手頭資料。一周後,她接到電話,獲知了謝老先生過世的消息。
“他獨居五十年,每日都會買五朵白蘭或一束百合回家,五十年如一日。他終身未婚,他死後五天,花兒在他窗臺上枯萎了,於是屍體才被鄰居發現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請先來看一看這銹跡斑斑的軍牌上的字跡。告訴我, 上面寫著什麽?
Z.是名, Tse是姓, C是軍階, 1.6.40是任命日期。
然後是血型A型。
然後是UKMC.
你是否看到哪裏缺了一點信息?
本該填上U或B兩個字母以代表有關於一個人的信仰的地方, 那裏一片空白。
如果一名軍人賴以為生的信仰被剝離,正義被磨滅, 那麽他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麽?
我周圍這一群英國陸軍, 他們身材健碩,陽光樂觀,他們擁有“鋼鐵情人”與“螢火蟲”,有強大的皇家空軍為後備, 裝備精良卻不擅作戰;熱愛吃牛肉土豆,會在營地中玩撲克, 聽音樂, 富有生活情趣,會開敞篷車帶女兵在大獲全勝時外出兜風,將女士捧在手心,不像別國士兵,與女士相處幾乎從未出過什麽醜聞;總是充滿情趣與愛心, 會幫助法國農民犁地。
與皇家空軍與海軍不同的是,他們之中大多數出身平民,你會說他們耽於逸樂;如果不是因為戰爭,他們也許更適合做一名妻子的丈夫,做一名紳士, 而非一名戰士。
若非忠誠,否則誰願意來到戰場上?這就是他們的信仰。
不似我,我什麽都沒有。
我無國家無愛人無宗教信仰,不學無術,一事無成。軍牌終有一日銹蝕到分辨不出上面的姓氏,那麽我唯一僅有的便是那一把金色鎖匙。倘若有一日微不足道的謝擇益無聲無息死去,畢生價值一定敵不過這一點五盎司黃金。
在信仰問題上我只佩服一個人。謝鴻,我的父親,我與他的關系其實並不如外界所見那般不和睦,他的生活方式也並非如你所見那樣滑稽。
關於他的罪過,他外表看起來滿不在乎,私底下游走在清真寺,基督教與寺廟間尋求庇佑,所求的是讓安拉,耶穌與佛祖賜給他一名兒子或孫子。如果不是仰仗他在遠東的權勢與地位,這等行徑恐怕足以被虔誠信徒扔石子砸死。這是我以為他最有趣的特質。
那年十二月日軍登陸香港,駐紮遠東的十幾萬英軍被輕易擊潰,白人被投入集中營,大部分房舍中的財物在戰爭中被洗劫一空。他以失去財富為代價,在動亂之中成功乘船離開香港去往北美,從此更名改姓從頭做人,將他投機者的名聲畫上圓滿句號。
在一九六二年三藩市療養院,我出現在那裏時,他已於幾分鐘前閉上雙眼。醫生與看護對此似乎十分遺憾,他們告訴我,很多年前他便已不相信我仍舊還活在世上。
他是自然死去,沒有經歷任何疾病痛苦。我只知他畢生願望終究沒能實現,不知道他最後二十年活得快不快樂。
你來找我,一定是因為見到了這一張照片。
拍攝這張照片的米夏生於班加西城為數不多殷實家庭,十八時收獲了一臺英國產的羅盤Ⅱ作為生日禮物,也在那年四月的戰爭裏,失去了居所與兩名姐姐。
那年二月,隆美爾的先頭部隊也在黎波裏上岸,深入昔蘭尼加並攻占了班加西。我們全線撤退時引爆繳獲的四千噸意大利炸|藥。這座城深陷一片火海,第二裝甲師仍在三日之後於邁基利全軍覆沒。所有師長,甚至軍階在我之下的軍官均被俘虜。轟炸仍在繼續,我半個身體被壓在倒塌的墻體下。他們以為我必死無疑,而前方還有要塞,於是隆美爾放棄清掃戰場轉而向托布魯克挺進。
從廢墟中爬出來時這雙腿仍還有救。邁基利剛經過戰場與轟炸洗劫,早已成為空城。我在城裏尋找到一些食物與繃帶,準備向附近尋求援助。邁基利周圍是沙漠,最近一座村落距離這裏有數十公裏。我決定費上一些時間穿過沙漠。這是我活下去唯一能做的選擇。
這也許也是我命裏做過的最糟糕的決定。
我從納粹最引以為榮的隆美爾手裏僥幸活了下來,卻要以這一副殘軀將要面對的是沙哈拉的鬣狗、野犬與太攀蛇。
我找到安息之所,大量失血與饑餓已使我難以時刻保持警惕。夜裏聽到動靜醒來,對視上一雙綠色的眼睛。禿鷲在啃食我失去知覺的化膿雙腿,那雙腿仍還有救,可它活不了多久了。反抗已是徒勞,那一刻唯一值得我期待的是,它對我身體其餘致命部位的興趣暫時小於腿部的爛肉。
也在那一刻,我聽見汽車引擎聲,在幾十米的灌木外。我立刻迫使自己發出一些聲音。幸運的,汽車似乎停了下來,腳步聲踩著灌木靠近時。我看到那個班加西少年的目光從我的腿移到我的軍裝上時,眼神也從憐憫成為嫌惡。
我聽見他父親用阿拉伯語對他說:“給那該死的禿鷹一槍。”
他對他父親說:“它在吃的是毀掉班加西城的該死的英國兵。”
他父親說:“那麽給他一槍。”
米夏沒有開槍。
他回頭看了我一眼,那一刻按下手中的快門。
我知道自己此刻模樣。腐臭,骯臟,身體殘缺醜陋得令人惡寒。我不知道自己正對他鏡頭的眼神。也許我的求生欲使人同情,帶著一點對於此刻衣著與氣味都不太得體的愧疚,也許失血過多使我精神渙散,也許我已瀕死,所以瞳孔開始收縮。
他們在離開的一小時後返回將我背出沙漠。
我失去了雙腿,活了下來。
他無數次的描述著他那時返程的決定:“我在車上同父親描述你看著我的眼神。那時你臉頰凹陷,面容再無半點光澤。瞳孔開始收縮,你快不行了,你也知道這一點。死去未必比活下去更痛苦,你也知道。但那一刻你望向我的神情仍帶著對生的憧憬,你在向我乞求生存。”
也在那一年,遠東十幾萬英國陸軍被俘虜,香港被日軍占領,所有白人與英商均被投入集中營,或是被遣返,所有房屋皆被征用。
戰爭徹底打響。我已無處可去。
那一年我三十四歲。
支撐我活下去的意義究竟是什麽?
我也時常問及自己這個問題——我沒有信仰與國土,沒有人可供我愛與恨。我厭惡戰爭,亦並非一個合格的戰士,更無人可以效忠。
仿佛生命每一扇門與窗均被關上,黑暗中只好點亮一支蠟燭。它照亮我時,也將氧氣一點點奪去。
可是即便如此,我也想要見一見真正的光。
十四歲時,我仍舊蒙昧,無處安放的張狂與憤怒時常將人中傷。
三十四歲卻活得太過世故麻木,軀殼醜陋不堪,靈魂也已死去。
這也許已經是我最好的命運,卻沒有誕生在最好的時代。
假如我遇見你,應該是在我二十四歲時。我一定會在每天帶一朵花回來給你,將它養在活骨瓷碟中,並且倍加小心翼翼。
可我已經八十四歲,已經太晚。
我已經時日無多,我仍舊未等到你。
我曾隔著恒溫箱見到過一名早產兒,周身不足一名成年女士手掌大,小小手掌卻將她攥得死死,一眼便知,她將來必定能成長為一名鬥士。
我已時日無多,於是用餘生所有的力氣祝她健康長命。
瑪麗安第一次見到那張照片,是一九八|九年夏天,在邁爾薩-瑪特魯當地老人米夏家中見到那張照片。
那是張保存良好的黑白照片,看起來應該修覆過許多次。照片上,一名著了英軍軍裝的男子蟄伏在灌木叢裏,擡眼望向鏡頭。他臉上很臟,兩頰深陷,顯然遭受過嚴重的折磨,連黑色瞳孔都已開始收縮,卻不妨礙他的英俊。
尤其是那雙眼睛,瑪麗安不知該如何形容。非常漂亮的掩藏在眼窩的陰影裏,她能透過相紙,那雙眸子,看到他全部靈魂,他全部靈魂都在講述一個哀艷的故事。
瑪麗安找了這張相片的主人快三年,終於在中國南方市郊的一家醫院找到他。
這三年裏,她尋到過他另一張相片,在一份上海發行的舊報紙上。
照片上,他臉頰一側凸起,仿佛在嚼著一粒糖果,面無表情的正對鏡頭。他年紀看起來只有十四五歲,但是看到那一雙深艷眼睛時,瑪麗安幾乎立刻地,便將他認了出來。
報紙紙頁上這樣註視:“哈德門香煙上海拍攝廣告模特,無意竟拍到沙遜謝氏大少。哈德門老板及同行女演員親自上前搭話,他兀自吃糖不理眾人,半晌回頭問道:‘望夠未?’相機立刻抓拍下該場景。”
她以為他難以親近,於是觀察了他許多天。他十分喜歡坐在薔薇花叢後頭曬太陽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他衣著永遠熨帖幹凈,他時不時與過路人談笑風生,他極具教養氣質,非常體面。
她始終覺得他應該有個女伴,即便居住在生活節奏繁忙的鬧市裏,也時常會在晚餐以後去聽古典音樂,或者去一場真正夜場舞會;會著最典雅的西裝與晚禮服,將頭發打理得一絲不茍。
那是一種舉手投足裏散發的,深入骨髓的天性裏的自然優雅。所以即便失去雙腿,不得不以以輪椅代步,卻仍舊是一種會使當代都市俊男靚女為之汗顏的體面。
瑪麗安望向他時,始終覺得他絕頂孤單。
一月以後,她終於鼓起勇氣上前打招呼,沒想到是,他比他看起來友善並且好相處。
他慢慢地說了許多話,由瑪麗安一一記下。
她小心詢問是否可以將他兩張相片陳列在CIL學院圖書館的二戰紀念區域。
他略一點頭,表示請便。他似乎精神已經不太好,瑪麗安不再打擾,立刻離去。
瑪麗安乘飛機回到英國,開始著手整理手頭資料。一周後,她接到電話,獲知了謝老先生過世的消息。
“他獨居五十年,每日都會買五朵白蘭或一束百合回家,五十年如一日。他終身未婚,他死後五天,花兒在他窗臺上枯萎了,於是屍體才被鄰居發現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